融合传统与现代是设计的文化底线

2019-03-24人民网

在所有艺术门类中,“设计”往往是那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各式各样的设计品,可对于何为真正好的设计,却又很难道出所以然。昨天,名为“中国设计40年——经验与模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幕,中外学者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设计艺术与设计教育的发展脉络,探讨设计艺术到底该如何将人们引向更美好的生活。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内设计领域涵盖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它们在推动社会生活方式巨变的同时,也潜藏着不少问题。“相比发展得比较好的服装、首饰等平面设计,我们的建筑设计就存在不少问题。虽然盖了那么多房子,现在每个中小城市让人感觉都长得差不多,满眼的玻璃幕墙。”中央美院原院长靳尚谊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力排众议引入了设计专业,但他认为并不能完全将板子打在建筑设计师身上。“由于人口密集,很多城市必须建高层建筑。只是如何将高层建筑的现代风格与中国传统的单层大屋顶相结合,极其困难。”

在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看来,现在岂止千城一面,很多农村也是千村一面。他认为出现这种局面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国内设计业从最早期的“模仿的设计”,到真正从设计管理的角度去审视设计,已经是21世纪的事情了。“以前我们在文化自信层面的确存在不足,导致进口的文化产品比较多。如今电影产业已经打破这种定势,过去担心电影没人看,现在电影在文化产业当中名列前茅。”他认为设计行业也应该从中看到希望。

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给出的解决方案则是“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在他看来,的确有不少地区把非常优秀的历史文物遗存随意拆掉或者翻新重建,“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它们可能不够时髦,但恰恰正是它们体现着我们文化的传承,没有这种物化的存在,又谈何高度的文化自信?”他提出,做设计不是盲目的,要以传统文化的保护、继承、开发和利用为主线,“这是今后和未来要坚守的文化底线。”

被誉为“中国工业设计之父”的柳冠中也分享了他的设计之道——设计并不是指“工艺美术的实用化、实用品的美术化”,其实是创造更合理、更健康的生存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要创造未曾有过的‘生存方式’,它既不同于老北京提笼架鸟的生活方式,也不是复原那种曾经摆在宫廷里的各色餐具。设计从业者都要认真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国方式?”他提醒道,真正的文化创意绝对不是一个符号,不能沉浸在符号里面闭门玩赏,“就像你不能穿着汉服去挤公共汽车,也不能把电脑扔了完全依靠文房四宝,那样就把生活方式设计成博物馆和农家乐了。”